首頁 > 學術動態 > 正文

社科研究“登峰計劃”學術動態:歷史學院毓秀史學講壇第91講——“法外之法”與制度異變:戰時秩序下所得稅的征稽策略(1937-1949)

2022-05-27

2022年5月22日上午,河北大學歷史學院主辦的“毓秀史學講壇”第91講,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進行。本次學術講座主題是“‘法外之法’與制度異變:戰時秩序下所得稅的征稽策略(1937-1949)”,由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生導師魏文享教授為我院師生主講。歷史學院教師、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校外旁聽人員共200余人積極參加,講座由歷史學院范鐵權教授主持。

講座伊始,魏老師指出,在研究中要重視制度—思想—實踐的研究路徑,宏觀分析與微觀實證相結合,且確立起總體史的研究視野。魏老師展示了一組當下所得稅在世界銀行排名的數據報表,并對其深入分析,闡釋了所得稅在世界各國的起源、擴散及重要地位。

接著,魏老師以戰時秩序下所得稅的征稽策略為例,從國民黨政府法定稽征體制及其困境為入手,指出稅收制度與實際征稽之間,常常存有落差。在所得稅的實際征稽中,“良”與“惡”的轉換,往往在于一些關鍵細節。在全面抗戰時期的財政壓力下,國民政府為解決稅源調查、稅額核算、稅款征稽的難題,逐步改變原有的法定程序,采取諸多“法外之法”的稽征技術來提升效率。至國共內戰再啟,國民政府又大開預征攤派之門,短期雖見成效,形象卻全被扭曲。結合其他稅收情況觀察,“法外之法”在戰時稅收征稽中存在普遍性。

最后,魏老師又從國際范圍內對當時所得稅的征收進行比較分析,指出二戰中英、美等國高度依賴所得稅來維系戰時借貸信用,進退得失間,不僅需要反思稅收的制度設計,還要把握稅收的財政邏輯和本質屬性。

在講座互動環節中,線上線下同學們紛紛踴躍提問,魏老師耐心細致地逐一解答。講座結束時,歷史學院副院長魏國棟對本次講座進行了精彩點評和總結,并希望今后與魏文享老師繼續加強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

“毓秀史學論壇”是我校歷史學院于2010年創辦的系列學術論壇,旨在將其打造成為優秀歷史文化的傳播平臺、高質量人才的培育平臺及高水平學術的交流平臺。本論壇自創辦以來,已邀請國內外歷史學界知名專家學者舉辦學術講座91場,有力地促進了學院科研與教學的有機融合、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升以及學術合作的深化開展。目前,“毓秀史學論壇”在學界中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且享有相當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魏文享,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近代社會經濟史研究,重點是近代的經濟組織、社會群體及財政稅收問題等。先后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國家清史編纂工程等科研項目多項。在《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國經濟史》、《史學月刊》、《中國社會經濟史》等期刊發表論文八十余篇。出版專著有《中間組織:近代工商同同業公會研究》、《國民黨、農民與農會-近代中國農會組織研究》等。《戰爭、稅收與財政國家建構-近代中國所得稅研究》一書入選國家社科文庫待出。合著及合編著作有《民國時期的自由職業者與社會變遷》、《話說漢商》、《中國歷史與文化》、《中國近代商會通史》等。主編出版《民國時期稅收史料匯編》及續編等。

(歷史學院、社會科學處)

彩88手机版下载_彩88手机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