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動態 > 正文

社科研究“登峰計劃”動態:河北大學第四屆毓秀史學大講堂成功舉辦

2021-07-09

2021年6月28日至7月2日,河北大學第四屆毓秀史學大講堂成功舉辦。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吉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日本名古屋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及我校的120余名青年教師與研究生、本科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6月28日上午,第四屆毓秀史學大講堂舉行開班式。開班式由歷史學院黨總支書記董麗梅主持。河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申世剛出席開班式并致辭,他滿懷深情地回顧了我校的發展歷程,著重介紹了目前學校的基本情況及面臨的機遇,充分肯定了前三屆毓秀史學大講堂成功舉辦所取得的成效,并對第四屆毓秀史學大講堂的舉辦給予大力支持和充滿期待,同時希望河北大學歷史學科凝練特色,加快發展。歷史學院院長肖紅松介紹了河北大學歷史學科的發展歷程、建設成就及學科特色,并闡明舉辦毓秀史學大講堂以促進學科發展、服務學術交流、培育一流人才的主旨。

學院邀請了史學界五位知名專家為毓秀史學大講堂的師生做講座,分別是:楊棟梁,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開大學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日本史學會會長;張文瑞,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文博研究館員;劉安志,武漢大學歷史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首席專家,教育部高等學校歷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陳謙平,南京大學歷史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現代史學會副會長;王建朗,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史學會副會長及秘書長、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會長。

在6月28日至7月2日的五天時間里,五位專家奉獻了十場精彩紛呈的學術報告。南開大學楊棟梁教授從長時段的角度闡述了日本經濟現代化的基本歷程,重點分析了日本工業化、經濟自由化、經濟民主化的發展概況,指出日本經濟現代化的發展既提供了“后發型”國家經濟趕超的案例,又提供了陷入“趕超后困境”的經驗教訓。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張文瑞研究館員系統梳理了河北省史前部分考古發現,對河北省泥河灣遺址群的考古發現進行了重點闡釋。同時,他以中山國新發現的文化遺存為案例,對中山國文化傳播的因素、作用以及當前中山國研究的學術熱點等各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武漢大學劉安志教授在對《唐會要》深入整理和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對唐史研究的新思考,強調歷史文獻的正本清源工作,依然是當下史學工作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之一。他還闡釋了吐魯番出土文書所見唐初對西州的治理問題,重點強調敦煌、吐魯番在捍衛西域邊防、維護絲路暢通、促進民族融合、推動中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南京大學陳謙平教授介紹了民國史研究的多國史料概況及其運用,從國際化研究視角闡釋了條約體系與多民族國家的構建。他強調指出,檔案資料是歷史研究的基礎,民國史研究要注重檔案資料的發掘及多國資料的利用,要從國際化視角探討近代不平等條約體系對中國的影響,即應加強國際化視域下的民國對外關系史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王建朗研究員從“民族復興”的視角對戰時中國外交進行了系統分析,指出在世界秩序的變動與再造中,中國抓住機會,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努力承擔大國責任,積極參與國際新秩序的建立,推動建立合理的東亞戰后版圖,恢復了中國曾經喪失的領土主權。同時,他從國際化視角對戰時中國與戰后世界秩序的重建進行了探討,著重指出中國在建立戰后新秩序方面作出的獨特貢獻,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本屆毓秀史學大講堂,得到了對口合建高校——武漢大學歷史學院的傾力支持。其成功舉辦有助于加強河北大學與國內知名高校的合作交流,為我校師生學術交流搭建便利的平臺。同時,對于推動河北大學歷史學科發展、加強一流人才培養以及提升河北大學的學界影響力具有積極意義。

(歷史學院、社會科學處)

彩88手机版下载_彩88手机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