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育教學 > 正文

【專家話教改·第3期】專訪計算機教學部主任袁方

2022-04-27

袁方,教授,計算機教學部主任,《大學計算機》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負責人,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數據科學專委會副主任。河北省教指委委員,河北省教學名師,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


主持人:袁主任,您好,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發展,互聯網+AI、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入教育教學,計算機教學部在人才培養方面有何改革舉措,從而可以更好的應對社會需求?

袁主任:近年來,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并廣泛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與此同時,經濟社會發展的數字化與智能化也對高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計算機教學部主動適應社會需求和各專業人才培養的新需要,從優化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強化過程考核、豐富第二課堂活動等方面,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

構建“2+X”的課程體系。即開設2門必修課程(大學計算機、Python語言程序設計/C語言程序設計/多媒體技術及應用中選擇1門)和若干門選修課程(人工智能與社會發展、大數據分析與應用等),更好的滿足不同專業、不同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個性化需求。

融入科技前沿教學內容。在大幅度縮減傳統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增加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知識,強化對學生數字素養、網絡素養、計算思維及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

拓展新型教學模式。引入了MOOC/SPOC教學、翻轉課堂、小組研討等新型教學模式。在對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學生非常喜歡在MOOC資源支持下的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方式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

改革過程考核方式。結合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特點,改進考核方式,增加課堂練習、單元測試、期中考試、線上學習與測試、大作業等過程考核,引導學生有效利用學習時間,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升教學質量。

豐富第二課堂活動。從2017年開始,已連續舉辦了五屆河北大學計算機文化節,包括專家報告、企業家報告、教學沙龍、計算機設計大賽、新技術新產品展示等活動,促進了學生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的培養。

連續幾年持續深化的教學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既受到了學生的廣泛歡迎,也得到了省內外同行專家的高度認可。2019年,教改成果《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獲第八屆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2020年,大學計算機課程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是河北省唯一一門入選的計算機基礎課程;2021年,1名教師被評為河北省教學名師,1名教師被評為河北大學首屆學生最喜愛的教師

主持人:國家倡導四新建設,積極推動文理、文工、理工、醫工等學科交叉融合,尤其是計算機、人工智能賦能專業建設方面,計算機教學部在和相關專業開展學科交叉融合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您對此還有何建議?

袁主任:我認為四新建設的目標就是培養適應數字時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目前,信息技術已廣泛深入的應用于各個領域,四新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入各專業,賦能專業建設,使學生在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同時,具備良好的數字素養與技能,增強學生的綜合競爭力和職業發展潛力。

近幾年,計算機教學部積極主動配合相關專業的四新建設,強化大學計算機教學與專業教學的融通,與法學院合作開設法律與人工智能課程,為醫學專業學生開設醫學人工智能導論課程,為經濟管理專業學生開設大數據分析與應用課程,面向全校所有專業開設人工智能與社會發展”“Android程序設計課程。配合經濟學院成功申報國家級新文科建設項目,協助基礎醫學院制定臨床醫學跨學科協同育人試點班人才培養方案

四新建設需要多學科交叉融合、多個教學單位協同配合、多位教師合作交流,建議教務處搭建跨學科人才培養平臺,學習天津大學新工科建設的相關舉措。調研征集教學單位有關跨學科人才培養的需求,學校為跨學院教師交流和多方合作搭建平臺、提供支持。政策上加強學生學分制、跨學院教師聘任、跨學科人才培養教師激勵機制等方面的制度支持。

主持人:您的《大學計算機》課程是課程思政示范課,請您分享一下理工科課程思政的設計路徑和建設經驗。

袁主任: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是我們課程思政努力的方向,也是在計算機基礎課教學中落實落細我校特色的滴灌育人理念。大學計算機是一門面向新生開設的工科課程,課程思政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深入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思政元素,并與教學內容有機融合。為此,我們進行了一些探索:

1)在講解中國計算機發展簡史時,簡要介紹我國計算機科學家的杰出代表吳文俊、王選、金怡濂三位院士,他們分別在定理的自動證明、漢字激光照排、高性能計算機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都曾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吳文俊院士還被授予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通過對三位科學家卓越成就和幾十年持之以恒奮斗精神的介紹,引導同學們要樹立熱愛祖國、服務人民的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學習科學家精神,為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奮斗提供持續動力。

2)隨著互聯網應用的廣泛普及,在給同學們的學習、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例如:部分同學在網絡游戲/網絡視頻上耗費了過多時間,個別同學遭遇網絡詐騙等。結合網絡安全與網絡素養內容的知識講解,幫助同學們提高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能力,指導同學們認真學習并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適度上網、安全上網、文明上網,不斷提高網絡素養,爭做中國好網民。

3)隨著語音識別、人臉識別、智能客服、手術機器人、智慧審判等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廣泛應用,未來的工作場景,更多的將會是人與人工智能系統的合作。在講解人工智能知識時,引導同學們要關注人工智能發展給自己將來的職業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要更加注重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更加注重綜合素質的提高。

課程思政建設要與一流課程建設、教學改革同步進行,相互促進;思政教育要與教學內容有機融合,或三五分鐘、或三言兩語,力求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滴灌育人效果。

主持人:您牽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虛擬教研室獲評河北大學2021年校級示范基層教學組織,請您分享一下在基層教學組織建設方面的經驗以及今后的發展規劃,以及如何以基層教學組織為依托推動教師的教研教改?

袁主任: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虛擬教研室以一流課程建設為依托,在計算機教學部內部4個實體教研室的基礎上,聯合燕山大學、河北經貿大學、河北科技大學等省內10余所高校的師資共同組建。教研室通過虛擬與實際結合、線上與線下結合、課內與課外結合、校內與校外結合的形式,就大學計算機課程的課程體系建設、教學資源建設、面向數字時代的教學改革等進行教學研討、集體備課、交流經驗。教研室先后邀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負責人、北京理工大學李鳳霞教授、蘭州交通大學李敏之副教授作報告。

教研室接下來從制度方面進行規范,從教研形式、教研活動和教研效果上進行豐富,充分利用此平臺圍繞大學計算機課程的教學組織設計、教學內容重構、在線資源本地化應用以及新技術、新方法、新手段賦能課堂教學等方面深入開展研討與合作,推動河北區域大學計算機課程的進一步深化改革,有效支持相關專業的四新建設、專業認證、教學評估等工作。

加強基層教學組織建設,全面提高教師教書育人能力,是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撐。虛擬教研室是數字時代新型基層教學組織建設的重要探索,應以我校獲批的國家級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和校級的示范基層教學組織為引領,通過經驗交流、示范分享等形式,以及政策鼓勵帶動更多的教師加入教學組織,形成教學團隊。發揮教研室在加強教學研究、推進教學改革、交流教學經驗、促進協同發展、資源共建共享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大力宣傳推廣虛擬教研室試點建設優秀做法和典型經驗,形成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創新、以創新提質量的良好氛圍。

彩88手机版下载_彩88手机版下载